双元教育
战略引领
双优、双高重大专项、三全育人典型学校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等。
描述
专业建设
专业建设方案、 人才培养方案、 课程建设、 标准建设、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。
专业建设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以动态化、系统化思维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,涵盖专业建设方案、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建设、标准建设、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。专业建设方案立足产业变革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通过行业调研、岗位能力分析,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与发展方向,明确专业定位、建设目标及分阶段实施路径;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定期评估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,优化专业结构,打造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专业群,形成错位发展、协同共进的专业生态。​
人才培养方案以 “岗课赛证” 融通为导向,对接职业标准与行业规范,构建 “分层分类、书证融合” 的培养模式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,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体系,明确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培养目标;创新教学组织形式,推行项目式、模块化教学,实施 “校企双导师” 协同育人,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​
课程建设以重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,打破传统学科界限,开发 “基础 + 专业 + 拓展” 模块化课程群。聚焦核心岗位能力,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块,将真实项目、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;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,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,开发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,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。​
标准建设构建涵盖教学标准、实训标准、评价标准在内的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。教学标准依据职业能力要求,明确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、考核方式;实训标准规范实训设备配置、实训项目设计、安全操作流程;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,引入企业评价、第三方评价,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,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可量化、可追溯。​
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秉持 “产教融合、资源共享” 理念,校内实训基地对标产业前沿技术,打造集教学、研发、生产、培训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实训平台;校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,共建产业学院、订单班等实践载体,搭建 “校中厂”“厂中校” 协同育人平台,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场景的实践机会,实现 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,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与综合素养,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